您的位置:首页 >> 科研项目科研项目
精准扶贫背景下信息贫困人群精确识别体系及信息扶贫效果评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3-21 15:46:24    来源:    点击:512次    [关闭本页]

承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内容: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河南省贫困地区是否存在信息贫困问题。

2. 如何对信息贫困地区信息贫困人群进行精确识别。

3. 如何对信息贫困地区信息扶贫的成效进行合理评估。

(二)创新点

1. 建立多维度多层级体系,对信息贫困人群进行精确识别

研究显示,沉浸在信息贫困中的农村居民,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需要实现数字化脱贫,也并不是所有的贫困者都能够受益于各方投入的公共和公益信息扶贫资源,信息扶贫政策和项目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取决于人群的不同特征,因此,信息扶贫政策的受益方应该被更加精确地测量并确定。信息贫困人群的识别是信息贫困和数字鸿沟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也是一个难点。闫慧曾经识别并描述了中国农村社会中常见的八种信息贫困人群,然而该项研究未提取识别要素或建立信息贫困人群的识别标准和体系,在信息贫困人群精确识别方面不具备科学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性。本研究将以信息贫困核心要素为维度,建立不同特征信息贫困人群的精确识别体系,使基于区别不同情况的靶向治疗信息精准扶贫成为可能,这在信息贫困研究领域是一个创新。

2. 建立信息扶贫评估指标体系,对信息扶贫项目进行评价

为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数字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多种信息贫困援助项目,而构建信息扶贫评估体系是信息扶贫政策及项目落地的重要抓手,可以提升信息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权重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外部与内部、主观与客观、以及生产和生活等信息环境因素的多维影响因子,是本课题的另一创新。

3. 运用追踪式研究方法,实现对信息贫困及扶贫的动态研究

本课题拟使用内在逻辑与实验方法类似的追踪式研究方法,对信息贫困者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上进行调查,通过对前后两次调查所得资料的分析来探索信息贫困者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其他变量如信息援助政策及项目的引入而产生的变化。追踪研究方法能够克服一般调查方法的静态性局限,对于政策实施情况研究和信息反馈、建立评估体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献综述发现,国内学者极少使用追踪式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研究,更无一例信息贫困和信息扶贫研究使用了追踪式研究方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Copyright@2021-2026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黄河西路267号
电话:0393-6661855   邮箱:pyskxy#163.com(请将#改为@)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2025551号      

移动版